基金是在騙錢嗎?從0開始學習投資基金

文章目錄

 1.為了分散風險買基金?先知道基金公司怎麼掙錢

 2.基金公司的掙錢模式—基金真的是在騙錢嗎?

 3.從0開始認識基金,基金的風險與收益

01.為了分散風險買基金?先知道基金公司怎麼賺錢

  聽說炒股票要分散風險,可是沒有那麼多錢一次買進很多股票,

再說也不知道哪些股票好。還是買基金好,基金有人幫忙選股票,

而且投資的人很多,集合大眾的資金,

所以可以一次買入很多股票,這樣就達成分散風險的目的了!

但是要買哪一檔基金呢?蓬勃A、飛天B、航天C、遁地D,

說明都附注著:理財有賺有賠,風險自行負責。

如果要自行負責我幹嘛買基金。錢不就交給基金公司管嗎?

打開各大網站以及到銀行櫃台,還有隨處可接到推薦基金購買的電話,

出現的高收益基金特別吸引人,年化百分之兩百,五百,一千的都有,

也就是一年可以翻十倍!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

買基金不但分散投資風險還可以比股票還要高收益?

但是,實際買入基金時,一個月、兩個月…

怎麼跟想像得不一樣,不但沒有翻十倍的跡象反而基金淨值越走越低,

賠了錢還要交基金管理費、託管費、申購、贖回費用。

基金就是在騙錢!

02.基金公司的賺錢模式—基金真的是在騙錢嗎?

  基金公司的賺錢模式這裡和大家分享,投資朋友把錢透過各個管道買入基金,

通常會有認購費、申購費,短期贖回會有贖回費,或者基金轉換費等,

基金公司拿到錢後根據該基金的管理規則進行投資,

每日會從基金淨值中計提基金管理費、基金託管費、資訊披露費用

這些費用由管道、基金公司、託管機構等收取,

至於超額收益基金內部如何計提,也因購買的基金不同而不同。

基金公司最重要的任務是幫投資朋友賺錢,因為賺了錢,收益率好看,不但利潤高,

而且可以獲得平台公司的大力推廣,基金募資就更多、更容易,從中計提的費用也就增加。

如果基金產品出現虧損,基金公司還是可以從中計提服務費,

雖然基金公司還是有賺錢,但是客戶可能會流失,

下一個季度募資就沒這麼容易,因此基金公司還是有動力幫客戶賺錢。

同時一家基金公司一次性可以發行多個基金產品,

(所以基金公司每一季都會拿收益率好看的產品做廣告,至於收益率不好的產品…恩)

持續性的獲利可以讓基金公司的知名度大增,

吸引更多機構或是投資者與基金公司合作,基金經理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關於基金的賺錢模式隔壁表哥先說到這。那麼鄰居們最關心的事隔壁表哥明白,

基金能賺錢嗎?

能的。

但是跟投資股票相同,必須要先瞭解基金的遊戲規則

03.從0開始認識基金,基金的風險與收益

  依照投資品種與比例的不同,

市場上的基金可以區分為: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股債混合基金、貨幣基金,

股票型基金投資股票的比例不能低於80%,(20%可以投入別的市場或是選擇空倉)

也就是最低持股都要80%,

鄰居們注意,**就算股市崩盤都要依規定持股80%**,

請不要認為基金會幫忙規避市場整體風險,

遇到黑天鵝事件,基金只能清盤,無法持續減倉!

此時能夠贖回的就只有投資人自己,

此外遇到市場崩跌行情,基金贖回價格常常低於市場實際價格,

因為太多人要贖回,導致基金價格低估,

這也是投資基金的第一個要認清的事實。

債券基金持有債券比例不低於80%(20%可以投資於股票市場、其它市場或是空倉)

投資的對象主要有國債、金融債、企業債,相比於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波動性較低,

但是絕對不能認為毫無風險,債券隨著行情波動是可能出現折價,

甚至企業還不出錢導致到期無法贖回本金,都是債券潛在的風險。

  馬上來對比一下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也就是常常聽到的,餘額寶(大陸地區)、各大寶,

貨幣基金投資品種通常於債券、央行發行票據或回購,

特點是投資品到期日短、市場流動性強,可以快速變現,是安全性極高的投資。

由於波動小,投資收益穩定,加上市場默認的保本(現在政策不允許保本),

使得貨幣型基金受到市場廣大矚目。

  混合型基金就是同時投資於股票和債券市場中,

而債券比例比股票基金多;股票比例比債券基金多,

根據比例偏向,混合基金又可分為,

偏股型(股票50-70%)、偏債型(債券50-70%)、平衡型(50%50%)

由於風險分散在股票和債券中,所以波動會小於股票基金。

基金風險收益基金風險收益

看這樣的風險收益圖本身意義不大,高收益對應高風險耳熟能詳,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才能正確使用這張圖。

  試問自己,能夠接受的損失比例是多少,

請注意,隔壁表哥不是問想要賺多少錢,是能夠承受多少虧損,

因為由於市場波動性的關係,在上漲20%前,先行下跌10%,

那鄰居們來不及等到20%的收益,就先在下跌10%時出場,

那就算最後賺了20%也與自己無緣。

如果投資基金10萬元,

一點都不願意承受虧損,可考慮貨幣基金或是銀行定存,

可以承受1萬元以內虧損的,可考慮債券基金,

可以承受1-2萬元虧損的,可考慮混合基金,

可以承受2萬元虧損的,可考慮股票基金。

最重要的紀律:

超過可以承受虧損範圍時,果斷賣出。

再來基金的收益率也與進場的時間點息息相關,

如果在低位進場,賺錢的機會就會高出許多,高位進場就大概率虧損,

所以買基金必須像進市場買肉菜時斤斤計較,

找到進場時機後,也必須設定賣出機制,

不然很可能賺了錢後,最後又回吐,也就白忙一場,

那定投方式可以賺錢嗎?

推薦參考:為什麼一買基金就虧損,不可不知的基金陷阱。定投基金最安全?

最後看完這篇文章的鄰居們請先不要買基金,

由於對於基金還沒有充分足夠的認識。

請先做足研究再考慮小量嘗試。

最後簡單總結:

1.買基金老是虧損?因為總是跟隨著大眾最後買在高位。

2.買基金前請先瞭解遊戲規則。市場中品種有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股債混合基金、貨幣基金,根據風險偏好買入適合自己的基金。

3.最重要的紀律:超過可以承受虧損範圍時,果斷賣出!

投資小白入門系列可參考

投資理財入門書籍》隔壁表哥投資理財好書推薦

股票投資入門》股票怎麼玩?股票入門基礎知識

總瀏覽次數: 8.3萬 次


|  其他投資者也讀了…

1.投資前,先請進!3個步驟開啟投資生涯

2.想退休?先賺夠”這“筆錢再說!人一輩子要花多少錢?

3.炒股了幾年,歸來仍然是韭菜。股民的心酸,炒股虧錢十有八九是因為…

4.透視企業的放大鏡,從零認識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5.什麼是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6.【限時免費】持續的獲利只關乎兩件事。技術分析正確的使用準則。


 聰明人這樣理財
《薪水存不下來?百分之90的人都少做了“這件事”》
《別以為拿在手裏的錢最安心!口袋裏的錢正在縮水!》
《月底了,又是月光族?不可不釐清的月光陷阱!需要與想要,很重要嗎?》
《泡沫與實體經濟,薪水到底追不追得上物價上漲?》
《【养老金试算】还在以为退休靠养老金安稳度日?养老金算出来还敢退休吗?》
《小心!誰說投資需要先有一筆錢?給投資新手的3個建議》

喜歡隔壁表哥文章分享給您的家人朋友。

您的轉發與支持是隔壁表哥的寫作動力。

筆者:**隔壁表哥**

台灣大學畢業。任職基金業。
利用閒暇時間分享金融知識。
讓投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吧!

有任何問題歡迎朋友們E-mail隔壁表哥。

本站只分享理財知識,不做投資建議。

(閒暇之餘創作,E-mail回復較慢,請見諒)

E-mail: gbbg2019@qq.com

有錢人不說的財富秘密,6個方法創造收入

文章目錄  1.關於財富的密碼——財商(FQ)  2.主動開源的第一課:創造自我價值   2.1第一,在職進修(把水開大)   2.2第二,兼職(拿起更多管)  3.財務自由的秘密:價值變現——被動收入   3.1第一,個人視頻、網頁打廣告   3.2第二,聯盟行銷   3.3第三,微信公眾號廣告   3.4第四,房地產出租   3.5第五,出租閒置資產   3.6第六,網路課程出售 01.關於財富的密碼—財商(FQ)  人生的困難有時候需要靠智商(IQ)解決,像是學習又或者工作。 與人相處融洽、建立人脈、商業談判需要的是情商(EQ)。 大部分的生活問題有了兩商(IQ、EQ)都可以迎刃而解。 但是有關生活品質與未來夢想需要有第三商:也就是財商(FQ)來完成。 什麼是財商(FQ)? 財商就是財務智商,也就是金錢管理能力。

閱讀全文

買房後生活變得大不如前!房子是這輩子最大的資產?別做夢了

文章目錄

 1.買房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

 2.如何輕鬆愉快得買房?量力而為!

01.買房到底是資產還是負債?

“工作了幾年終於凑足了頭款,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終於買上房了。”

“一下存款少了好多,但是現在有了房,再買上車,夢想就要實現了!”

“但是現在有房貸、車貸,小孩還要上學,生活好像比以前還要糟糕了。”

“奇怪當初買房的時候還滿是激情的,現在怎麼活得如此苦逼?”

買房似乎是大部分人的人生成就。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是買了房,二是沒買房。

買了房是富人的象徵,通往財富的入場券。

因此還沒買上房的畢生最大的目標就是買房。

聽說隔壁表哥去年30萬/坪買的房,今年已經漲到35萬/坪了。

姑且不論買房是否是通往財富的象徵與否。

很多鄰居說,買房後發現生活拮据了起來。

一家人的生活品質漸漸下滑。

買房後薪水大部分拿來還貸和生活花銷,雖然薪水未來有上漲的可能,

但是現在總覺得在退休前似乎就沒有停下來的可能。

工作起來也戰戰兢兢的,

生怕哪個地方有差錯會導致升遷不順或是丟了工作。

有時候壓力大卻只能一個人撐下去,家裡還有娃要養。

什麼夢想就只能放到孩子長大後,

中年危機千萬不可以有。哎,生活怎麼會變成這樣?

隔壁表哥帶大家來看看為什麼會買了房,生活卻不如前。

首先來瞭解一下資產負債的概念。

資產是會不斷把錢送入口袋的概念。

負債則是會不斷的將錢拿出口袋的概念。

一般人認為擁有的物品就是資產,例如:銀行裏的錢、車、房…

而負債則是欠別人的錢。

概念只對了一半,所有資產都會對應相應的負債。

例如:從銀行借出的錢是資產,但是欠條卻是負債。

這樣的理解對於會計是再理所當然不過,

但是一般非財務會計出身的鄰居可能不容易理解。

隔壁表哥把它簡化成以上定義,(概念出自:富爸爸窮爸爸)

錢不斷流入口袋的是資產,不斷流出口袋的就是負債。

推薦書籍:《富爸爸窮爸爸》

所以我們趕快來檢視一下日常的資產與負債。

銀行活存、定存:定期有錢流入口袋,是資產。

股票、債券:發放股利、利息有錢流入口袋,是資產。

領到年終獎:一次性流入口袋,是收入。

購買衣服:一次性流出口袋,是支出。

信用卡循環利息:定期有錢流出口袋,是負債。

分期買車:定期有錢流出口袋,是負債。

貸款買房:定期有錢流出口袋,是負債。

“買了房是負債?”是的。

直到貸款還完那一天前,房子都是負債,

也就是說,生活要變好就必須先把貸款還完,不然持續性的現金流出只會讓家庭喘不過氣。

有一些顛覆想像。有沒有買了房又不犧牲生活品質的方法呢?

02.如何輕鬆愉快的買房?量力而為!

  也就是說要讓生活變好的秘訣是要購買資產,使得有持續性的現金流入口袋

這樣不就沒有辦法買房了嗎?

不是讓大家不買房,是要買房前先衡量收入與支出

買房前大部分的人是租房,租金占家庭收入的某一個比例,

例如為30%,如果買房後每月還款小於或等於家庭收入的30%,

那建議可以購買,因為購買後付完頭期款,不會影響生活品質,

但是如果大於30%,尤其逼近50%,那買完房後馬上就會發現生活品質下滑。

上述的情况,容易出現在剛結婚,雙方父母各出一半頭款,買下超過小倆口負擔的房子,

原本雙方父母是好意要讓兩口住得好一些,沒想到成為日後吵架的根源。

如果超過家庭收入30%卻怕房價上漲想要購買,怕未來買不起,

隔壁表哥建議,可以先買入較小坪數的房子,

最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能力,不讓生活品質下滑,

同時也可以享受到房價上漲的增長,

過了幾年薪水上漲了可以賣掉原先的房,購入更豪華的房,

另外還有一種放式可以不讓生活品質下滑的買房管道,就是讓房子變成資產

“啊?原來買房後不一定是負債啊?”所謂的負債就是讓錢不斷流出口袋,

只要讓房子穩定流錢進入口袋就變成資產了,購房後裝潢,裝潢後出租就是這樣的模式,

每個月的租金如果大於貸款,那麼就會有穩定的錢流入口袋,生活就會越來越舒適。

有人會問”不是要付頭期款阿,還是錢流出啊?“

通常能够付頭期款的錢,不是生活所需要的錢,是生活之外富餘的錢

拿這樣的錢去投資,不但生活品質不會下降,

反而因為有現金流入,生活變得更寬裕。這也就是富人的秘訣。

建議閱讀:走過了這一輩子,我終於學會了這門課。我的夢想從成為有錢人開始

有時候買房投資不會這麼完美,租金可能沒辦法覆蓋掉全部的貸款,

那有可能自己還需要補錢,那就變成每個月額外的支出,還需要再衡量家庭狀況。

最後希望鄰居們可以對於買房是否正確有個判斷,千萬別因為買了房,反而讓自己陷入房的困境。

最後簡單總結:

1.錢不斷流入口袋的是資產,不斷流出口袋的就是負債。

2.清楚瞭解買房後,房將暫時成為負債,將成為影響生活品質的要素之一。

3.買房前先衡量收入與支出,超過負擔可以先購入小坪數的房往後再換購。

投資小白入門系列可參考

投資理財入門書籍》隔壁表哥投資理財好書推薦

股票投資入門》股票怎麼玩?股票入門基礎知識


|  其他投資者也讀了…

1.投資前,先請進!3個步驟開啟投資生涯

2.想退休?先賺夠”這“筆錢再說!人一輩子要花多少錢?

3.炒股了幾年,歸來仍然是韭菜。股民的心酸,炒股虧錢十有八九是因為…

4.透視企業的放大鏡,從零認識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5.基金是在騙錢嗎?從0開始學習投資基金

6.【限時免費】持續的獲利只關乎兩件事。技術分析正確的使用準則。


 聰明人這樣理財
《薪水存不下來?百分之90的人都少做了“這件事”》
《別以為拿在手裏的錢最安心!口袋裏的錢正在縮水!》
《月底了,又是月光族?不可不釐清的月光陷阱!需要與想要,很重要嗎?》
《泡沫與實體經濟,薪水到底追不追得上物價上漲?》
《【养老金试算】还在以为退休靠养老金安稳度日?养老金算出来还敢退休吗?》
《小心!誰說投資需要先有一筆錢?給投資新手的3個建議》

喜歡隔壁表哥文章分享給您的家人朋友。

您的轉發與支持是隔壁表哥的寫作動力。

筆者:**隔壁表哥**

台灣大學畢業。任職基金業。
利用閒暇時間分享金融知識。
讓投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吧!

有任何問題歡迎朋友們E-mail隔壁表哥。

本站只分享理財知識,不做投資建議。

(閒暇之餘創作,E-mail回復較慢,請見諒)

E-mail: gbbg2019@qq.com

月底了,又是月光族?不可不釐清的月光陷阱!需要與想要,很重要嗎?

文章目錄

 1.為什麼月底了,我又是月光族?

 2.需要跟想要,很重要!

01.為什麼月底了,我又是月光族?

  每到月底又是拮据的日子,細數著一天只能能花多少錢,

不禁有些後悔在月初發薪水時不該亂買。

發薪水時總是會讓人有一種很寬裕的感覺,犒賞自己一個月的辛勞,錢也就不知不覺的花掉了。

推薦閱讀:薪水存不下來?百分之90的人都少做了“這件事”

其實大部分的新鮮人都是差不多,改變這樣的行為模式從思想層面下手。

首先需要與想要,很重要嗎?或許很多人沒有想過這是一個議題,

因為所有買不起的東西都是因為沒有錢,只要有錢了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每次埋頭在玻璃窗前,看到那個最想要衣服、手錶、包,似乎就是只能看看,

又或是要等到年終發獎金時才有機會咬牙買下,

生活過得這麼拮据還真的就是沒錢的關係。

其實仔細一想真的時這樣嗎?

回到家裡看看,擺放在桌子上的瓶罐,堆放在走廊的雜物,

丟在床上的衣服,塞在衣櫃的擺式,抽屜、廚房、陽臺…的東西,

到底有多少是日常中必定要用上的?

常常抱持著,說不定那一天就用上了,

或是萬一用上了呢?的心態購買了太多一年用不上一次,

買來從沒穿過的禮服,穿出去怕髒的鞋子,帶出去怕被搶的包。

其實有太多就是想要找個購買藉口而已。

也就是說那些看似買不起的東西是想要的;家裡堆積起來買得起的東西也是想要的

歸結到底,其實不是錢不够,是想要的毫無節制

總是會都有買不起東西的時候,最後再歸結到沒錢。逃離這樣的惡性循環吧!

02.需要跟想要,很重要!

  市場的運作,很多時候就是想辦法讓人“想要”無中生有需求

為什麼電商總是給推薦那些常搜索的商品呢?

如果家裡需要一個掃把,買了以後還會再回購嗎?很顯然,除非壞了。

但是商品、配件就不同了,打開APP,上次猶豫要這個還是那個,天天被推薦,

最後今天買了這、明天買了那。

發薪水後、周年慶前後、過年大特惠,總是管不住手,

打折時買比較便宜,但是打折時買的其實很多都不是必須,

因為必須的東西很難等到打折時才買。最後薪水漲了,還是月光族。

分清想要和需要不是不可以購買想要的東西,而是在對的時候才去買想要的東西

現在來想想,什麼是需要的東西,什麼是想要的東西?

需要的東西也就是沒有它是不行的,

想要的東西是有了它心情瞬間就好了。

同樣是買一個鍋子,買了想要的鍋和需要的鍋心情的雀躍是不同的,

所以每個人需要的東西和想要的東西是不同的?沒錯

有可能別人想要的東西卻是另一個人需要的東西,

例如家裡附近沒有交通工具的人需要一台車,但是家旁就有捷運站的人家想要一台車。

因此在想要和需要之間是因人而異的,那要如何界定想要和需要,

其實很簡單,每個人自己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

需要或想要只要買東西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

雖然每個人心中的尺不同,只要思考過後再消費,結果就大不相同。

那什麼時候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規劃之後。

舉例來說,

薪水是50,000塊錢,去除生活費30,000,一個月想存15,000,

那剩下的5,000就是自己可以買想要的東西,

只要自己確定這個月想要的東西不可以超過這5,000元,

就會在自己在想要之中找到最想要的購買,而這樣就足以大幅改善財務狀況了。

還有一種情况是自己騙自己

兩個都特別想買,這個其實不是想要的,是需要的吧?

當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就是“不需要”!

最後簡單總結:

1.生活上似有很多買不起的東西,不是錢不够,而是想要的毫無節制。

2.購物前先想一想;想要的東西在“規劃之後”才購買。

3.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不要再自己騙自己了!

投資小白入門系列可參考

投資理財入門書籍》隔壁表哥投資理財好書推薦

股票投資入門》股票怎麼玩?股票入門基礎知識

總瀏覽次數: 4.3萬 次


|  其他投資者也讀了…

1.投資前,先請進!3個步驟開啟投資生涯

2.想退休?先賺夠”這“筆錢再說!人一輩子要花多少錢?

3.炒股了幾年,歸來仍然是韭菜。股民的心酸,炒股虧錢十有八九是因為…

4.透視企業的放大鏡,從零認識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5.基金是在騙錢嗎?從0開始學習投資基金

6.【限時免費】持續的獲利只關乎兩件事。技術分析正確的使用準則。


 聰明人這樣理財
《薪水存不下來?百分之90的人都少做了“這件事”》
《別以為拿在手裏的錢最安心!口袋裏的錢正在縮水!》
《薪水存不下來?百分之90的人都少做了“這件事”》
《泡沫與實體經濟,薪水到底追不追得上物價上漲?》
《【养老金试算】还在以为退休靠养老金安稳度日?养老金算出来还敢退休吗?》
《小心!誰說投資需要先有一筆錢?給投資新手的3個建議》

喜歡隔壁表哥文章分享給您的家人朋友。

您的轉發與支持是隔壁表哥的寫作動力。

筆者:**隔壁表哥**

台灣大學畢業。任職基金業。
利用閒暇時間分享金融知識。
讓投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吧!

有任何問題歡迎朋友們E-mail隔壁表哥。

本站只分享理財知識,不做投資建議。

(閒暇之餘創作,E-mail回復較慢,請見諒)

E-mail: gbbg2019@qq.com

小心!誰說投資需要先有一筆錢?給投資新手的3個建議

文章目錄

 1.投資,要先有一筆錢嗎?

 2.給投資小白的3個建議

  2.1投資儘早開始

  2.2閒錢才可以投資

  2.3萬不可借錢投資

01投資,要先有一筆錢嗎?

“已經讀了好多投資的書籍,也花了好多時間瞭解投資的遊戲規則,等到有一筆錢定要好好投資。”

“現在先努力存錢,存到一筆錢時就可以投資賺大錢。”

“這麼一點錢,拿去投資也賺不了什麼錢。”

“年終發了一筆錢,準備要開始大顯身手。”

很多人認為投資先需要一筆錢。難道投資不需要錢嗎?需要的,但是不需要一大筆。

有人認為需要存五十萬、一百萬、五百萬才可以加入投資的行列。

“如果沒有先有一筆錢在市場上也賺不了什麼錢?”

是這樣沒錯,可是可別忘了投資有賺錢的時候,也有賠錢的時候

在遊戲中,發揮最不穩定,最有可能失敗的階段是什麼時期?新手時期。

投資也是相同的,沒有經驗的積累,一進入市場就想著要賺大錢也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而且在遊戲中是有機制減少遊戲新手失敗的過程,除此以外還常常給予獎勵鼓勵新手繼續加油。

但是市場可不是這麼一回事,市場處罰失敗的一方就是以賠錢的方式

很多投資客抱著發財的夢而來,更多的是賠光所有然後黯然離場。

“很多遊戲不都有新手運氣嗎?”

新手運氣是可能會有的,但是我們知道遊戲最後要打得好關鍵靠實力。

就像沒學會開車就上路,即便一開始平順,但是早晚是要出事的。

02給投資新手的3個建議

“那麼投資要怎麼時候開始?”

隔壁表哥給鄰居們幾個方面參考:

1.投資儘早開始

  投資有賺有賠大家都知道,但是一到市場上大家總是不認為自己是賠錢的那一個。

“如果要賠錢,幹嘛進來投資?”

投資是為了賺取超額收益,簡單說就是為了賺錢,

但是賺錢的同時必須承擔風險。越早進入市場可以越瞭解市場的風險。

有些黑天鹅事件可能十年一遇,傾家蕩產的人遍野。

一定要拿所有的身家去學習痛側心扉的一課嗎?不!

2.閒錢才可以投資

  所謂的閒錢,是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狀況下可以挪用的錢。

通常預留一年半到兩年的生活費用,在短期需要資金時才有充足的預備資金。

如果把所有流動資金都投入投資,

萬一急需用錢時,還沒來得及等到投資產生收益就必須賣出變現,

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讓資金緊張。

此外,投資請用自己能够安心的金額投入

有人可能投入10萬就夜裡難眠,投資是為了追求更好的收益,更好的生活品質,

不要為了投資把生活節奏、品質搞糟了

反而是本末倒置。

3.萬不可借錢投資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新手請萬萬不可借錢投資

進入投資領域大家都想要大展身手,誰都想在裡頭賺錢,沒有人想虧錢,

但是,不可以預設自己一定會賺錢,再有把握的投資,一旦出了差錯可能讓人很難東山再起,

尤其是剛進入投資領域的新手,還不甚瞭解投資標的,貿然加大杠杆是十分危險的。

不否認市場有時會出現無風險的套利機會,但是在藝高之前,絕對必須遵守此金律。

萬不可借錢投資。

當然一定也聽過周邊認識的人是因為借錢投資致富,聽到這裡不禁心動不已,

大家聽到的多是運氣好成功的案例,

有更多失敗的案例、失去生命的案例是不為人所知的,

在投資的生涯中,有時候慢慢來,最後反而比較快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投資也是。

按照自己的步調,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一定可以達到財務目標。

推薦閱讀:投資前,先請進!3個步驟開啟投資生涯

最後簡單總結:

1.投資不要只想著贏,投資前請先注意風險。

2.給投資入門的三個建議:投資儘早開始、閒錢才可以投資、萬不可借錢投資。

投資小白入門系列可參考

投資理財入門書籍》隔壁表哥投資理財好書推薦

股票投資入門》股票怎麼玩?股票入門基礎知識

總瀏覽次數: 8.8萬 次


|  其他投資者也讀了…

1.投資前,先請進!3個步驟開啟投資生涯

2.想退休?先賺夠”這“筆錢再說!人一輩子要花多少錢?

3.炒股了幾年,歸來仍然是韭菜。股民的心酸,炒股虧錢十有八九是因為…

4.透視企業的放大鏡,從零認識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

5.基金是在騙錢嗎?從0開始學習投資基金

6.【限時免費】持續的獲利只關乎兩件事。技術分析正確的使用準則。


 聰明人這樣理財
《薪水存不下來?百分之90的人都少做了“這件事”》
《別以為拿在手裏的錢最安心!口袋裏的錢正在縮水!》
《月底了,又是月光族?不可不釐清的月光陷阱!需要與想要,很重要嗎?》
《泡沫與實體經濟,薪水到底追不追得上物價上漲?》
《【养老金试算】还在以为退休靠养老金安稳度日?养老金算出来还敢退休吗?》
《為什麼每次都把盈利變成虧損?投資就是擁抱波動,擁抱不確定》

喜歡隔壁表哥文章分享給您的家人朋友。

您的轉發與支持是隔壁表哥的寫作動力。

筆者:**隔壁表哥**

台灣大學畢業。任職基金業。
利用閒暇時間分享金融知識。
讓投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吧!

有任何問題歡迎朋友們E-mail隔壁表哥。

本站只分享理財知識,不做投資建議。

(閒暇之餘創作,E-mail回復較慢,請見諒)

E-mail: gbbg2019@qq.com

© 2023 隔壁表哥 All Rights Reserved.